close

聖彼得堡市中心以涅瓦大街(涅夫斯基大街)Neva Street(俄文 : Не́в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為主要幹道,是聖彼得堡最熱鬧最繁華的街道,聚集了該市最大的書店、食品店、最大的百貨商店和最昂貴的購物中心。

涅瓦大街(Neva Street)建於1710年,全長超過4公里,寬25至60米,這條街道最早是造船工業運送材料的必經通道,如今是聖彼得堡市民和國外觀光客最喜愛的歷史老街,沿著涅瓦大街可以欣賞到各種教堂、名人故居以及歷史遺跡。

花了一整天漫步在涅瓦大街周邊,聖以薩大教堂 → 青銅騎士像 → 冬宮 → 喀山大教堂 → 銀行橋 → 浴血復活大教堂 → 尼古拉宮 → 聖三一伊茲麥羅夫斯基大教堂 → 回住宿點。
聖彼得堡市中心說大真的不大,但說小嘛...這樣走一整天下來,仍是會走到腳底板爆炸。不過我們的行程確實是多繞多走了一些路(對! 魚先生在排行程的時候應該處於精神耗弱的情況下XD),尤其最後要從浴血復活大教堂走到尼古拉宮這段,為了趕上19:00的表演,我們居然還能以快走的方式前進,在半小時內到達,說明我們的潛力還是無窮啊(遠望)!

 

 市中心區.jpg 
善用時間的魚先生,在欣賞完尼古拉宮的民俗舞蹈表演之後(約21:00),因為天色還亮,時間還早(?),於是跟我商量商量(因為我的老腰+腳痛+今天剛中暑),想今天就順便去聖三一教堂吧! 它並不在所謂的涅瓦大街周邊,反而位於一個周邊沒啥重要景點的所在,不管怎麼樣都是要額外特地前去拍照留念,擇期不如就撞日吧!!!  是要說這是日照時間過長的缺點嗎? 每天可活動的時間變長,相對地要走的路程也會跟著增加(菸) !


   
P103018.JPG

P103008.JPG  
聖以薩大教堂(St. Isaac's Cathedra / Исаа́киевский Собо́р) : 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教堂,高101.5米。以彼得大帝的主保聖人——達爾馬提亞的聖以撒命名(他的慶祝日和彼得大帝的生日在同一天)。

聖以薩大教堂坐落在同名的聖以薩廣場上,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座巨大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其建造工程歷時40年,從1818年至1858年。在蘇聯時代,該建築先是被廢棄,然後變成了無神論博物館。二戰期間,穹頂被畫成灰色,以避免吸引敵機的注意力。共產黨政府垮台後,教堂的禮拜已經恢復,如今,平時只使用左側小教堂,大廳則作為博物館開放參觀,重要節日時才使用大教堂進行禮拜。

聖以薩大教堂:位於市中心的聖以薩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斯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

我跟魚先生是選擇先到觀景台,再進入教堂內部參觀。它的觀景台與教堂內部是分開售票,分別有獨立出入口。

想上到觀景台看美景,要先過兩關 :

P103039.JPG
第一關 : 螺旋石梯,這將近200階的螺旋狀石梯,要小心不停轉圈所可能導致的頭昏而踩空?!正所謂步步為營啊(無誤)!

聖以薩大觀景台階梯
(圖片源自 http://blog.yam.com/AngelinaHPC/article/65496436 )

第二關 : 從圓頂到眺望台間必須踏上這簍空(?)的樓梯,好吧! 這純粹是因為本人有懼高症,所以格外覺得恐怖。


P103042.JPG
俯瞰整個聖以薩廣場

P103049.jpg
頂端有四個小圓頂,分別也就是出口跟入口 (只有其中兩座擔任如此重要的角色,另外兩座沒有階梯連接)

P103051.JPG
聖以薩教堂高達101.5公尺,常跟寬接近100公尺,所以攀上這360度的觀景台,方圓百里的景色一覽無遺(百里?!)


P103054.JPG
看那正前方的彼德堡羅要塞!

P103058.JPG
浴血復活大教堂 

P103059.JPG
至於這是???(另一方向的風景XD)

一飽聖彼得堡市中心景色後,要再走一次簍空階梯與那螺旋石梯下去(是說腳都軟了,還要轉轉轉啊!),到達一樓後要再回到教堂前面的入口進入教堂內部。

P103028.JPG

P103029.JPG

P103030.jpg
高懸在外牆以及門上很精緻的雕塑  

 

P103091.JPG

P103095.JPG
內部雖然稱不上金碧輝煌,但也夠華麗了,處處都是ㄎㄨㄥˇ 金的雕像

P103101.JPG
聖像屏 : 以白、金、綠三色為主色,這些聖像都是以馬賽克磚拼湊成,礙於距離有點兒遙遠,所以拍不出細節。

 P103100.JPG
王門上方《最後的晚餐》: 以文藝復興風格繪製耶穌與十二門徒面容,鑲上金飾顯得格外神聖,前後交錯的配置更賦予畫面豐富的層次感。

P103112
傳說中的馬賽克磚啦!  

P103102.JPG

P103103.JPG
聖以薩大教堂的圓頂排名世界第四大圓頂教堂,是以圓頂的直徑來計算,而不以教堂面積來算
教堂上方穹頂內的壁畫以及那隻老鷹(?),又是個因為距離太遠的因素,看不出老鷹是真是假,因為太栩栩如生了。
但後來爬文發現這其實不是老鷹,是一隻木製的白鴿,約2米長,其性徵著東正教三位一體當中的聖靈。 
  

P103009-1.jpg
尼古拉一世像(Nicholas I statue) : 位於聖以薩大教堂前的廣場,建在一條排水河的藍橋橋上,是聖彼得堡最寬的橋,若沒事先做到功課,你不會曉得是站在橋上(是的! 我們也是事後才看到這資訊XD)。
這座尼古拉一世雕像底下有四個女人,每個人手中拿不同的東西,有兩位手拿兵器、一位拿十字架另一位拿鏡子,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就是拿鏡子的那位,至於另為三位都是他的女兒。

P103124.JPG
青銅騎士像(Bronze Horseman ; 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 :是俄羅斯第一座帝王騎士像,位於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象徵,1782年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法爾科耐在這裡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完美的傑作。以武力奪取沙皇寶座的德國女人葉卡捷林娜二世為了證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統的繼承人,修建了這個彼得青銅騎士像。

銅像的底座是40噸重的一整塊花崗石,是在聖彼得堡芬蘭灣處找到的,用了5個月的時間運到這裡,在花崗石上面刻著「葉卡捷林娜二世紀念彼得大帝一世於1782年8月」。現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騎的馬代表俄羅斯,它雙腳騰空,好像要衝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馬掌下有一個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維新的守舊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衝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聖彼得堡,並建都於此,把落後、封建、貧窮的俄羅斯,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是說戰鬥民族真的真的很愛使用騎士像腳下踩著某種動物(蛇啦! 龍啦 !......)來象徵戰爭勝利。


P103280-1.jpg
 
喀山大教堂(Kazan Cathedral ; Казанский собор) : 位於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喪禮亦曾在此舉行。

位在教堂的東側是正​​殿的祭壇,入口則是在教堂的北側;然而,喀山教堂卻精心地規劃參拜者要進入教堂時的北側迴廊,壯觀的半圓柱列群,讓參拜者在通往朝聖之路,將不自覺地興起一股肅然之意,而華麗壯觀的教堂內部,更會讓進入者嘰為觀止其細部雕琢與賞心悅目地陳設。

喀山大教堂得名於其喀山聖母像,在喀山教堂竣工後,裡面供奉俄羅斯最靈驗的喀山聖母像,喀山聖母像曾經多次顯靈。第一次顯靈於伊凡雷帝時期。在於蒙古戰爭時期,多次顯靈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託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崙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第三次顯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正教教宗向喀山聖母像祈禱,聖母再次託夢給教宗說寒流將第二次出現,這次寒流使德軍凍死過半,坦克無法開動,飛機無法起飛,手無法扣動扳機。現在喀山聖母像保存在美國的博物館內,但是俄羅斯人民相信當俄羅斯再次出現災難的時候將會再次出現。

P103305.JPG
喀山大教堂內部 : 至今仍為聖彼得堡地為崇高的教堂之一,入內需要遵循各種參觀禮節,可以看到許多女性信眾(?!)會把頭包裹起來,但對於我們這種外地來的觀光客自然就無視(誤)這樣的禮節需求,應該是說我們並不是信徒,自然無需強行遵循如此嚴謹的禮節。    

 P103283.JPG
涅瓦大街上著名的書店,但趕行程的我倆並沒有抽空進去逛逛,其實我好奇的是樓頂那個很像鳥籠的小空間,是不是像上海外灘三號樓上的New Heights其頂樓所改建的VIP room ?  

P103315.JPG
銀行橋(Bank Bridge ; Банковский мост) :  1826年建造,是聖彼得堡最知名的地標之一,因位於鈔卷銀行對面因而得名,由於當時流行金屬纜線吊橋,造橋的德國工程師特列泰爾與俄國工程師赫立思齊揚維奇特別把纜線安裝於獅鷲口中,巧妙融合流行與藝術。四個鑄鐵獅鷲翼的獅子则被赋予了保護財富的重任,摩擦聖獸的爪子可帶來財運。


P103317.jpg

IMG_3687  
КРУПСКОЙ克鲁獅巧克力 : 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唯一自產巧克力品牌,LOGO就是這銀行橋上頭的獅鷲,款式眾多。這是我買的唯一一包克魯獅巧克力,本人對於巧克力向來都興趣缺缺,只偏好某種品牌的某些款式( 不過不是普羅大眾所喜愛的G牌),當初就是看中包裝上這可愛的松鼠才會選這包,但吃起來真的很普通,我覺得我們的77乳加巧克力都大勝了(無誤)。

P103347.JPG
P103353  
浴血復活大教堂or 基督復活大教堂 or  基督喋血大教堂(Bloody Cathedral / Orthodox Cathedral ; 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 :

是為了緬懷亞歷山大二世特別建造的教堂,該教堂是傳統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照片中正面的拱型屋簷是耶穌升天的畫像。屋頂高度約90公尺,上面裝飾著許多大小不一的洋蔥頭圓頂,搭配金、藍、白色馬賽克雕塑,整體樣式具有童話般的趣味。外觀色彩鮮豔,教堂的圓頂造型或螺旋、或顆粒、或斜紋,是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亞歷山大二世,一位積極推行大量改革改變劣制的俄羅斯帝國皇帝。不斷改革帶領俄羅斯走向更進步強盛的帝國,但也不斷遭異議份子的多次暗殺。於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在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途中,再次遭到預謀暗殺行動。在此被一名革命運動份子投擲炸彈重傷,送返冬宮醫治,1個多小時後駕崩,隨著亞歷山大生命的結束,同時意味著俄羅斯帝國改革前進的路也宣告結束

1883年,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亞力山大二世在此被暗殺,因此在此地點修建教堂,並將其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封閉在教堂的牆內。工程進展相當緩慢,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歷時24年才最終完成。

P103369.JPG

P103374.JPG
《浴血復活大教堂》,完全是由聖彼的堡的市民和俄羅斯人民捐錢修建的,屋頂鑲上的是真正的黃金,內部壁內嵌入了達7500平方米永不會褪色的馬賽克。這座教堂就如同亞歷山大二世對俄羅斯人民所做過的一切奉獻,世界難以超越、不朽、永不褪色的歷史回憶。

 

P103382.JPG
依著凱瑟琳運河的美麗教堂卻有著一段血跡斑斑(誤)的過去,二次大戰期間,列寧格勒圍城戰時,這裡一度充當太平間停放市民屍體用。
有些人容易把它跟我最愛的聖瓦西里教堂搞混,但其實稍加留意就可以分辨出其中的不同,而且我覺得不同的還有若以外觀來說,浴血復活大教堂有著戰爭過後的滄桑感(自以為咧),聖瓦西里教堂則多了分無邪的童話感(因為沒有當過太平間使然XD)。
 

P103469.JPG
聖三一伊茲麥羅夫斯基大教堂(The Trinity Cathedral ; Троице-Измайловский собор) :
這座教堂是彼得一世下令興建的木造禮拜堂,1824年水災後不堪使用,建築師斯大索夫奉命保留木造古教堂特色,以石才修建新教堂,工程耗資的300萬盧布除政府撥款,亦由尼古拉一世私人捐助,1835年落成後這裡被為重要的教堂,曾舉辦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婚禮…..教堂歷經水災、1834年暴風災害、二戰戰火及2006年火災始終屹立不搖,一再復建的教堂美麗如昔。

P103472.JPG
是因為太嚮往希臘 Santorini位在Fira那座指標性明信片專用的藍頂教堂的緣故吧! 也或許是因為我個人也偏愛 星星 這個元素使然! 我個人認真覺得這座教堂格外的可愛,藍底星星的圓頂,多了份俏皮感,大大的加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小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